
1月10日,“走进柳青的精神世界”文化研讨会暨纪录电影《心之所向》首映礼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举办。本次活动旨在深入挖掘弘扬柳青和其作品的先进精神,拓展大思政视域下实践育人空间和阵地,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深化高校美育沁润,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以充分发挥主旋律文艺作品思政育人、文化铸魂的功能,赓续时代脉搏力量,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校领导,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等高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房山区委宣传部、中国电信相关负责人,电影《柳青》导演田波,纪录电影《心之所向》导演王苗霞出席活动,北京大中小学师生代表近500人参加活动。
国融中心主任邓昭明博士应邀出席活动,并受聘为北京市学校思政课多学科协同创新中心特聘研究员。同期受聘的还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副书记、北京市高等学校新闻与文化传播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小锋,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建军,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思政课研究中心主任王锋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团委书记宋姗姗。聘任仪式结束后,在场嘉宾及全体师生共同观看纪录电影《心之所向》,感悟新时代电影人在讲好中国故事,弘扬柳青精神,勇攀艺术高峰所作出的努力和执着追求。
访谈研讨环节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瑜主持。王苗霞、王锋、李建军、邓昭明以及青年教育专家刘卫兵、学生代表李梦辰分别结合自身经历和专业知识,从艺术创作、高校思政教育发展和大学美育教育等角度展开讨论,分享了自身的观影体悟和心得。邓昭明博士着重介绍了沉浸式思政课程——《人民的军队·音乐国防课》创作的缘起、心路历程和应用实践,对以《柳青》为代表的主旋律电影如何转化为沉浸式思政课,以及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如何实现成果转化提出了建议。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市高等学校新闻与文化传播研究会、北京市学校思政课多学科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美育研究分会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共青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高等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美育中心承办。